▍时殷弘:“战狼外交”是美国极端反华鹰牌的弹药
应该如何管理中美的关系?我们把“应该”关注得太多,太理想化,终究会让我们把目标定得很远,我们就很容易失望。因为我们总应该是对的,所以我们在政治上和道德上都会处于一种自以为是。
我们要多想一想我们的绝对图景,想一想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在不太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可以放慢,可以局部取消,可以逐渐减小,这样一来经过一段时间使美国国内越来越多人认为中国并不那么可恨,并不那么危险,从而减少美国国内,无论处于政治目的还是出于世界观来恶意的去恶化中美关系的声音,这是一个很长时间,而且不可能取得我们所希望的非常圆满的结果。
同时中美之间要把互相能够,至少暂时缓解紧张的那些问题先列出来,不用同时在所有问题上都找到解决方案,这个是不现实的。根据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我们要选出其中比较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至少部分缓解的一些问题,争取在这些问题上,哪怕一个问题,两个问题,重大问题能够有机会缓解,就会对中美关系进一步有所缓解甚至有所改善,增加正的反馈,增加理由,增加信心。
很多时候我们叙述的故事和我们描绘的故事都是全面综合的,就是把所有问题同等看待,而不是先抓出其中比较重要,同时又比较容易实现进展的问题,一个一个来争取,逐渐的改善中美关系,一个局部、两个局部,以至于更大范围。
同时,国际政治,一开始确实坏的倾向可能有一个发动机,而不可能在同一秒钟同一天一两个共同发动。一旦发动起来以后,这个国际政治就是interaction,就是互动,我们有我们的理由,认为美国的行为是坏的,但是当美国有了坏的行为之后,我们就经常用一种,比如说目前的“战狼外交”,比如说目前的其他的一些行动,过于对称性去应对短期行为,这样一来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在客观上加剧了这个负面的互动过程,而且给美国那些极端的反华鹰派提供了弹药。
所以,这个时候要按照我的需要,按照我选择的问题,有所选择有所区别作出不同问题上的不同回应。总的来说,不用讲太多我们应该从过度的普遍主义的思维回到一种特殊主义的思维。具体的讲求实际,细致的去认识问题、看待问题、去有选择的处理其中某些问题,同时保持一个所谓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
要知道中美关系已经自由落体到这种程度,想一下子通过一次会谈两次会谈就能在短时间内至少恢复到一个至少差强人意的、比较好的状态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有战略耐心,中美关系的逐步恶化,也可以说是200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12年时间,我们要有思想准备,要争取再用12年时间,把逐渐恶化的趋势,逐渐的扭转过来,使他能够逐渐的带有更多的积极成分。
我们要有战略定力,要知道中国对世界政治、对中美关系影响比过去大多了,只要实际上我们在战略上,政策上,策略上有显著的优化,我们一定会在商业程度上积极的去影响中美关系。
▍朱锋:中美关系并不取决于口号外交与宣传基调
现在中美关系,我们一定不是简单的怒怼,不是我们说美国人做了很多伤害中美关系、伤害两国人民感情的事情,我就要跟你和决裂。我觉得现在的中美关系反而需要的是更加长远、更加全面、更加理性、更加深入的思考。特朗普政府为什么执政三年多的时间,尤其是利用疫情对中国挥动起各种大棒,使得中美关系从贸易战、科技战、人文战甚至媒体战,甚至可能走向金融战,然后台海南海东海也是潜在战场,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今天特朗普政府有恃无恐,他们认为自己综合的实力地位,包括在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以及高科技创新等各种问题上都对中国有明显的优势。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思考中美关系未来出路的核心,我们对于双方力量对比的现实,首先带有非常明确的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否则的话我们说这就是等于一种非理性的,完全我们说的撸袖子露肌肉的一种对抗,不仅会使得中美关系进一步走向新的恶化,甚至可能会使得今天中国经济、科技和整个社会发展这样一个中国大国崛起的战略势头,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所以刚才时老师说的我觉得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对中美关系的未来管控,我们不仅是要有勇气,更要有智慧。
中美关系现在到底怎么办?我觉得有两个特殊的建议,事实需要我们特别考虑。
第一个是特朗普所谓政治达人秀的这种特点,和他充满的商人特性,只要我手中的筹码比你多,我一定要死命的跟你这个拿到利益,这是他多少年做人做事的一个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损害中美关系,而且包括他的各种退约,使得欧洲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包括他现在在联合国进一步推动对伊朗对完全制裁,对欧洲盟友展现出敌意,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在中美的冲突中,不要总是让我们觉得一马当先,其实特朗普很多的政策不仅损害的是美中关系,同样也损害他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不要以为我们是孤立的。但是我们要做的更加理性,就是把自己的路走得更稳更实,事实上就会有更多的国家,他们知道在中美关系这场冲突中,他们知道他们该去做什么样的选择。
第二个特殊性就是现在中美关系一系列的冲突,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比如说其他的世界国家关注的一些内容,比如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地位,中国的关税和相关的产业和市场政策,以及中国的包括在入世到现在,到底是否已经完全兑现,这些问题的争议其实不仅仅在中美,还在中欧,包括中国和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方面我们把自己的路走稳走实,我们确实要和世界一起来共同对特朗普的现在这样一种高度的美国中心主义、高度的美国民粹主义做出回击。而另外一方面,其实双方的关系,有一些合理的声音一定要听进去,一定要变成我们自己的声音,这才能更好的去影响美国,尤其是影响美国的左中右各界,所以我很同意刚才时老师的观点,中美关系走到今天,不是一个误会就可以去解决的事情,也不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口号和宣传基调,而是在于我们确实要有韬略,我们要有方针,我们要有长远的战略。
▍时殷弘:树敌太多,对我们非常不利
我现在最担忧的是中美竞斗的加剧。我们现在由于大流疫带来种种复杂性,我们对外关系状况,困难相当多。我们现在同其余发达国家,都存在比较大的矛盾,而其中与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持久和僵持,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还要注意到我们跟俄罗斯的关系远不如先前,至少现在不是,我们跟巴西的关系很清楚。
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全世界,有时候能不能忍一忍,我们现在如果树敌太多的话,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该更加有耐力,有必要的谦虚态度,有正确的战略眼光,去争取维持中国与大多数美国以外其余发达国家的关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其中一些可以争取改善,中国一定要争取防止中国同一些发展中大国的关系出现不同程度的冲突趋势。如果专注于自身最重要的任务,有一个对自己对战略能力、战略资源、战略经验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谦逊态度,我想我们在世界其余国家就可能争取到支持,这样一来无论如何既增强我们的政治自信心,也改善我们在国际上的战略处境。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比过去更加有限,我们的资源。不要到处去那个嘛,忍一忍行不行?我们把我们的主要力量集中应对我们主要的对象,对向美国方面,对其他的忍一忍行不行,除了绝对特殊情况。
▍朱锋:外交的本质不是战狼,也不是简单怒怼
外交的本质是一种说服力的艺术,是一种影响力的艺术,所以外交的本质不是说战狼,外交的本质更不是简单的怒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刚才时老师说的我们现在要有所取舍,要有所甄别,在重点的问题上要有所突破,在其余问题上要有所筛选,我觉得这恰恰是外交非常重要的艺术性的本质的一个角色。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要补充一点,就是对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全面的基于国内政策利益和美国的这个所谓伟大美国回归战略的选择,把中国要作为一个替罪羊,我觉得我们确实要有一个全面深刻的战略思考。
▍时殷弘:孤独的大国与广阔的中间地带是未来世界的基本格局
我们遥望未来世界格局,这个真是跟冷战时的美苏很不一样。什么意思?就是美国真正的伙伴很少,大概主要就是海洋发达国家,中国真正的铁杆兄弟更少,所以今后世界格局,可能是两个战略上相对比较孤立的超级大国。在当中有一个极为巨大的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里面,几乎包含了世界上除了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之外的所有大国,有发达的大国,也有发展中的大国。
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讲,中间地带这些国家,都会极力避免完全倒在美国方面或者中国。因此他们一定会争取保一个中立态势,也就意味着他们会有所分辨,在世界政治经济哪些问题上、哪些时候他们比较偏向美国,在哪些问题上、哪些时候比较偏向于中国。
这是被动的,还有积极的:这个中间地带当中的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是大国,虽然单个相比跟中美相比规模都小,但是他们其中有一些国家,块头也挺大,优势虽然不如中美整个优势,但某些方面优势有相当的水准。而且都是独立的人民,其实内心还是比较自豪和骄傲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中美两国今后因为这些国家,会不时的运用美国急需要争夺战略方面的伙伴,中国也需要争夺这样的伙伴,运用这一点,中间地带那些重要的国家,会迫使中美按照他们的利益,跟他们在某些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
在这个意义上,即使我们成为超级大国,即使美国能保持超级大国,都将是相对孤立的说实话。而中间地带那些国家,包括印度,包括俄国,包括德国,包括法国,诸如此类,他们将运用中美双方,想减少这种相对孤立的强烈意愿,而迫使中美按照他们的利益在他们所认为重要的问题上,对他们做出让步。
▍朱锋:中美冲突的实质并非国际秩序主导权之争
中美的冲突和对抗,到底未来谁胜谁负的标准是什么?其实不仅是两个国家自己的发展,说到底还是国际社会其他成员,他们的认识选择和站队。所以现在不要简单的把中美关系的竞争看作是,国内很多学者说我们已经开始在争夺世界领导权,我们开始在争夺国际秩序的主导权,所以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实际上是领导权、主导权的竞争。我觉得今天中美关系远远没有走到这样一个程度。因为今天中美关系,事实上对中国来说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我们如何摆脱美国的打压,使得中国的战略崛起可以继续,我们说可持续的稳定的向前迈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何更多的在国际社会赢得人心,更多的使国际社会对于中美的竞争,把它看作是把自己的未来和对国际关系的利益和规则的选择,更多的放在中国身上,而不是放在美国身上,那我们在中美关系的竞争中,我们一定能够真正的笑到最后。
关于未来国际秩序,第一点,当美国开始拿国内政治各种事情向中国甩锅,将美国利益的追求向国际社会甩锅,不仅在引发美国国内政治的分裂,也在引发美国对特朗普外交的批评,国际社会同样对特朗普充满了批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未来的国际秩序到底如何恢复,领导力如何建设,国际规则如何进一步的增强,我个人认为并不是非美即中,或者说非美就中,或者非美就欧这样一种简单的计划关系,疫情冲击下,未来两年三年甚至三到五年,国际秩序可能会处在持续的调整中,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领导,并非是一件坏事。
问题是国际社会如何能够面对这个事情,自己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近这三个月,当美国在不断的不愿意去承担领导责任的时候,我们看看今天的德国,看看今天的法国,包括我们说最近英国都在英国都在主导这个世界疫苗的重大会议。所以说未来世界,缺了美国的核心领导并不是说天就塌下来了,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主要的经验应该是主动履行和承担他们自己的责任,这对中国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考验。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疫后中国领导世界,还是战略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