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二战时期的苏联“伪军”

军事 alvin 25023℃ 3评论

为何会出现大规模伪军

二战期间何以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苏联伪军呢?其原因比较复杂,除了丢失政权且一直企图夺回政权的前沙皇政府及其武装力量残余,以及上文所分析的,由于苏联政权的种种政策失误,激起不少苏联民众调转枪口替德国侵略者效力之外,对死亡的恐惧、求生的本能、信息的闭塞、对战局的误判、对赢得战争胜利的怀疑、对未来的绝望、自甘堕落、苟且偷生、苏联政府对于沦为战俘的官兵的严酷惩罚措施以及民族主义等因素,也都不同程度上催生了伪军的产生。

应当说,这其中有三个因素比较重要。第一个因素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求生的本能,甚至一些身经百战、曾经彪悍骁勇的苏联红军将军,也在死亡的威胁下向德国侵略者投降。1942年7月13日被俘的苏联红军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员弗拉索夫就是一个典型。有人回忆了弗拉索夫被俘时的情况:“弗拉索夫身着没有军衔标记的服装隐匿在丘多沃以南莫斯特卡村附近的澡堂中。村长发现了他并向路过村子的德国军官报告。人们打开房门,命令他‘举起手来’,弗拉索夫喊道:‘别开枪,我是弗拉索夫将军——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员。’”德国第38军的翻译这样描述弗拉索夫被俘后的情形:“弗拉索夫在路上问,在德国人看来,他这样的将军是否会被枪毙。施韦尔特纳大尉回答说,对于率领自己的部队战斗到最后一分钟的将军来说,被俘并不是耻辱。”

第二个因素,是苏军在战争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致使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将会以德军的胜利而告终。一个名叫“人民劳动联盟”的俄侨组织的领导人尤里•奇卡尔列耶夫分析道:“战俘们在户外的铁丝网旁无休止地交谈,讨论今后的前途,议论德国人战胜斯大林后俄国的命运。”弗拉索夫是在被俘后不久就同意跟德国人合作的苏联红军中将,当时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他就已绝望地断言苏联必定会输掉这场战争。他写过一封公开信《我为什么走上了与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的道路?》,其中认定苏联红军必输无疑:“我看到,战争打输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是,俄国人民不愿保卫布尔什维克政权和建立起来的暴力制度。第二个原因是不负责任地指挥军队……”

第三个因素,是苏方对待被俘官兵的严酷政策和惩罚措施。苏联政权对于曾被敌军俘虏过的官兵持不信任态度,除了隔离队之外,还建立了若干集中营来审查曾被德军俘虏过的红军官兵和突围出来的红军部队,比如1942年8月24日斯大林就亲自口授过一份命令:“贝利亚同志:我不反对内务人民委员部组织三个集中营来审查后撤部队的问题。”

不过,总的来说,在被俘的苏联红军官兵中,同意跟德国人合作的毕竟是少数。有资料显示,有250万苏联军人在德国战俘营中死去,其中有不少苏联将军,比如,祖斯马诺维奇、尼基金、马卡罗夫、斯塔罗斯京、舍佩托夫、普罗霍罗夫等都是在德国战俘营中被折磨致死的。

苏联伪军的背叛行为

那么,那些背叛了祖国的苏联伪军究竟从事了哪些罪恶勾当?

首先是出卖重要军事机密。弗拉索夫被俘的第二天,在第一次受审时就向德国人吐露了重要的军事机密。他不仅详细介绍了沃尔霍夫方面军的构建情况,而且将苏联红军军事解围列宁格勒的计划内容及这一计划得以成功实现的条件和盘托出:“计划的实现取决于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各师休养生息的程度以及援兵到来的情况。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在现有兵力下不能向列宁格勒方向发动任何进攻,这些兵力充其量只够守住沃尔霍夫战线和基里希与拉多加湖之间的战线。”“朱可夫在中部地区可能会再次从莫斯科发起大的进攻,他有足够的预备队”。很快,德国人将弗拉索夫提供的这些重要机密以情报信的形式分发给了德军各部队。

积极参与敌人组织的反苏宣传。一些将领在被俘后不久就积极参与了德国情报部门“东方宣传特科”的工作,编写传单和培训宣传员,旨在鼓动苏联红军官兵向德军投诚。在他们编写的传单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弗拉索夫本人撰写的公开信《我为什么走上了与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的道路?》,这封公开信在前线阵地广为散发、流传,对苏联红军一度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沦为敌方间谍,潜入祖国境内搞情报收集、暗杀等活动。不少被俘苏联官兵同意被德国人招募进间谍学校或者相关培训机构,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往往被空投派回苏联境内执行宣传、情报收集、暗杀等任务。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二战时期的苏联“伪军”

喜欢 (2)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3)个小伙伴在吐槽
  1. 解放军。。。
    匿名2016-07-26 00:56 回复
    • 败了就是伪军
      匿名2016-08-01 00:12 回复
      • 说到重点了
        匿名2023-03-30 21:38 回复